作者:張運洲
文章來源:人防二大隊
點擊次數:1532
更新時間:2021-02-18 11:06:21
十二生肖里的牛,為什么叫“丑牛”呢?因牛喜歡在半夜里吃東西(也稱“反芻”“倒嚼”)。人們經常在夜里一兩點鐘起來給牛喂草,凌晨1至3點稱為“丑時”,故人們稱牛為“丑牛”。同樣,老鼠喜歡在子時(23時至1時)出來活動,所以被稱為“子鼠”。
雖民間稱牛為“丑牛”,但牛在人們心目中并不丑。其它動物充其量算作人類的朋友,唯獨牛可稱得上人類的榜樣。古野牧時代過后即為農牧時期,牛就是生產力的象征,牛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。農耕時代,家家皆有牛,以從事耕種。牛最聽主人使喚,叫它拉犁又拉耙,叫它搖耬把種撒,只要有口草吃,便能承擔最繁重的體力勞動。從這層意義上來說,牛是最任勞任怨、富有奉獻精神的。
牛是與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之一,它友好、忠厚、富有親和力。“三十畝地一頭牛,老婆孩子熱炕頭”,是我國舊時農民對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想境地。牛被看作是家中的一口,做飯時盛一瓢米湯送給它。過年的時候,在牛的額前貼上“福”字,在槽頭插上幾柱香,讓牛吃一頓白米飯,以示對牛一年勞作的獎賞和感恩。
臧克家有詩云:“塊塊荒田水和泥,深耕細作走東西。老牛亦解韶光貴,不等揚鞭自奮蹄。”就是指的牛可貴的品質。顧嗣同又詩云:“駿馬能歷險,力田不如牛”。人們不僅贊美牛,并把那些老老實實、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比喻為“老黃牛”,贊揚其性格正直善良,富于忍耐,對事執著,內心溫和,作事勤勉。
空談誤國,實干興邦。任何時代都需要像“老黃牛”那樣的人埋頭苦干,任勞任怨地辛勤工作。社會財富是勞動創造出來的,社會進步是靠人干出來的。只說不干、投機取巧,于事業無益、于社會無功。只有不為私心所擾、不為名利所累、不為物欲所困,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事業上,把功夫下在干實事上,才能真正為社會作出貢獻。可以說,“老黃牛”永遠是人類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與“老黃牛”齊名的還有“孺子牛”。“孺子牛”是《左傳·哀公六年》中記載的一個典故,原意是指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。后來,魯迅先生以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”的名句,使“孺子牛”的精神得到升華和拓展,從此人們便用“孺子牛”來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。如果說“老黃牛”是對工作的一種態度,那么,“孺子牛”則是一種為民情懷。
還有一種牛,也是值得我們贊賞的,那就是“拓荒牛”。當年,一批建設者奔赴北大荒,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,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,被人們稱為新時代的“拓荒牛”。改革開放后,深圳人開拓創新、大膽改革,成為新時期的“拓荒牛”。無論北大荒的建設者還是新時期的深圳人,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他們充滿著開拓精神、奮斗精神、拼搏精神、奉獻精神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在這100年的奮斗歷程中,深深地留下了“拓荒牛”艱苦跋涉的足跡。只有學習和弘揚“拓荒牛”精神,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,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,才能不斷進步。
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,擘畫了“十四五”時期發展遠景藍圖,令人振奮鼓舞。新時代是干出來的,要把美好愿景變成現實的美麗風景,需要深刻銘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而奮斗的百年艱辛歷程,發揚艱苦奮斗老黃牛、為民服務孺子牛、創新發展拓荒牛的精神,永遠保持慎終如始、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,永遠保持不畏艱險、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,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。